编者按:希腊大选结果出炉后,商品市场都稍松一口气。再加上对美国QE3的推出预期,金属行业看到了新希望。有券商开始力推与黄金等贵金属相关的标题,也有人看好所有基本金属。而钢材市场还是一幅战战兢兢、进退维谷的样子。在各种评述分析中,“可能形成一定利好”已经是相当乐观的表述。更多分析直言“受基本面限制,高温天气又即将来临,开工减少,供需矛盾难以缓解”。
【上游原材料方面:铁矿石价格迅速反弹 日粗钢产能高位回落】
铁矿石:
从去年10月份开始,铁矿石价格大幅下跌,至今仍处于一个弱势盘整的状态。由于国内铁矿石需求不景气,国内钢厂在亏损和微利的局势下严谨控制原料采购成本,那么铁矿石价格便是一路下跌。5月份以后,欧债务危机加重,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遭遇重挫,原油等原材料价格下跌,我国铁矿石价格继续下滑。近期有报告称今年中国矿商的铁矿石开采成本较上年上升了5%-10%,那么国内矿采矿商也将面临利润亏损甚至倒闭的危险,国内矿后期发展形势令人堪忧。
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,今年迄今选取的约3,000家矿商样本中有超过18%的矿商处于亏损状况,而去年的亏损比例还不到8%。国内矿形势已不容乐观,而国内矿开采成本上升,将更加加大采矿商的盈利风险。业内人士认为,今年以来柴油价格、劳动力,电力以及物流等成本增高是导致采矿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。
粗钢:
5月份我国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为6123万吨和8167万吨,同比分别增长2.5%和6.3%,日均产量分别为197.5万吨和263.5万吨,环比分别下降2.2%和2.5%。据中钢协统计,5月下旬重点钢铁企业粗钢日均产量为161.22万吨,旬环比下降4.72%,全国预估粗钢日均产量为195.96万吨,旬环比下降3.92%。5月中下旬开始,国内钢厂减产、检修开始增多,钢厂阶段性减产有利于改善市场供求关系。
与减产相对应的是钢材价格5月份以来累计下跌了200元/吨,将近10%。钢贸商们要么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,陷入无法按时还贷的困境中;要么有资金也不敢出手,处于长久观望。近期,宝钢,武钢,鞍钢三大钢企悉数下调七月出厂价格,已经提前营造出了需求淡季的氛围。
【下游产业方面:产业明显过剩 陷入无尽扩张的黑洞】
近年来房地产绑架上下游、“家电下乡”透支未来消费、豪赌新兴产业。在这一系列因素的催化下,不仅钢铁、建材、汽车、家电等传统产业深陷产能过剩之囹圄,就连风电、光伏等新兴产业也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现象。
建材:受困地产调控
房地产市场可谓建材行业的晴雨表
近年来,受益于国内房地产业发展的影响,建材行业逐步升温,水泥、玻璃等行业都在大肆扩张产能。
然而,随着2011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,房地产行业大幅受挫,作为上下游产业,建材行业需求大减,水泥、玻璃更是首当其冲。
据数据计算,2012年,我国还有216条在建生产线,预计2013年将新增熟料产能3亿吨,水泥5.35亿吨,届时我国水泥产能将达到31.33亿吨,预计过剩程度将达到30.54%。过剩产能近10亿吨。
家电:“下乡”遗患
曾经让政府颇引以为豪的“家电下乡”政策正在遭受质疑,而指责者正是那些曾经的“受惠者”。
2009年,为了刺激国内消费,化解家电行业的产能过剩难题,国家大手笔推出“家电下乡”政策,撬动亿级的农村市场。
在政策推动下,家电行业重新步入“黄金年代”,家电企业纷纷焕发生机、扩大产能。
“家电下乡其实就是饮鸩止渴,现在到了毒发期。”刘步尘表示,一方面,老百姓的补贴并没有真实到位;另一方面,滋生了一大批低效产能,连龙头企业也被迫跟随进行产能扩张,导致如今许多企业库存积压。
目前有很多产能属于无效产能,因此接下来将会是一轮产能淘汰与收缩的市场洗牌。
新能源:豪赌新兴产业
除了钢铁、建材、家电这些传统产业,在风电、光伏这些新兴行业同样充斥着产能过剩的泡沫。
2007年以后,以光伏和风电为代表的国内新能源产业在国内政策、国际市场、巨额资本的多方推动下,增长速度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。
然而,与大多数行业一样,政策的刺激和市场的诱惑导致“淘金者”蜂拥而至,风电、光伏行业很快产能过剩。
尤其是2010年9月,国务院发布的《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》。更是直接拉开了全国各地新一轮“军备竞赛”的序幕。
各省市无不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动当地GDP发展的核心动力,作为新兴产业中已颇成“气候”的光伏产业最为受宠。各地方政府、企业投资者可谓一哄而上,一时间,光伏基地、光伏工业园遍地开花。
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资料显示,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均把光伏产业列为优先扶持发展的新兴产业;600个城市中,有300多个大力发展光伏太阳能产业,100多个建设了光伏产业基地,光伏企业由30多家暴增至500多家。 然而,在产能大幅提升的同时,下游需求疲软、风电并网难等问题却使风电电量无法被有效利用,“窝电”、“弃风”现象备受指责。
|